
幼儿处于感知觉发展的敏感期,他们需要丰富的感知觉体验来获取信息。自建园以来,幼儿园重视环境创设,倡导幼儿在大自然的怀抱中释放天性,学会积极探索。幼儿园秉承自然教育理念,充分挖掘坪山良好的自然资源,有机融合生态环境、本土文化等元素,打造自然教育特色。
幼儿园建设有绿色角、生态池等设施,种植草木花卉瓜果,喂养小乌龟、小鸭子、小金鱼等小动物,让园所成为一座生机勃勃的自然乐园,为幼儿奋力打造了一个生态化的生活、学习环境。幼儿在这里尽情地感知自然、探索自然,为其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幼儿园多措并举,增强师幼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培养“无废”理念与行为习惯。在全园教工大会普及垃圾分类知识,要求教师以身作则,减少或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减少或拒绝购买过度包装商品;鼓励师生绿色出行,开展垃圾分类考试、垃圾分类的社会实践活动、植树节活动,推动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幼儿园建立领导小组,专项负责制订垃圾分类工作方案,统一部署相关工作。保育组每日对班级垃圾投放情况进行检查并记录,推进校园废弃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全园教职员工遵照执行,自觉养成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的好习惯,使垃圾分类处理长期化、规范化、制度化。

幼儿园将“无废文化”理念融入一日生活,融入幼儿园课程内容,培养幼儿勤俭节约、低碳环保的生态文明生活行为习惯。倡导“一日生活皆课程”,注重环境创设,用泡沫、纸箱等与幼儿园一起制作艺术品,在班级环境中呈现“垃圾分类”“牛奶盒回收”“光盘行动”“变废为宝”等内容;用废旧挡板作画,在区域内投放垃圾分类材料供幼儿操作等,充分发挥环境隐性教育力量,在潜移默化中规范幼儿行为。

幼儿园将会继续完善“无废校园”制度建设,开辟“无废校园”建设路径,丰富教育活动,继续抓实常态、创新活动,深挖潜力。创建“无废校园”,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实现在美好环境中共同生活、共同发展,做幸福教师,培养幸福儿童的目标!
(作者:尹捍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