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教育》杂志社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刊特稿 >

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办到人民群众心坎上

时间:2021-08-10 15:27来源:环境教育
导读:“办实事”,就是要一个一个地去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对中国共产党来说,“关心群众生活”不是一般的工作方法问题,而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

文 / 张厚美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从建党时只有50多名党员的政党,到如今成为拥有9514.8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我们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从八角楼里的星星之火到照耀中国大地的燎原之势,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根本目的就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从嘉兴南湖上的一艘红船到破浪前行、承载实现中国梦能量的巨轮,在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中坚持群众路线,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中国实践的生动写照;从“一穷二白”的新中国成立之初到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兑现了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做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庄严承诺。
 
  党的百年历史,就是共产党人真抓实干、务实为民的历史。无论是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还是战洪水、抗地震、控疫情、打好“三大攻坚战”,我们党一路攻坚克难,一心为民造福。“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1963年11月,毛泽东为河北抗洪抢险斗争亲笔题词“一定要根治海河”。随后,国家制定并实施根治海河全面规划,使海河流域基本摆脱了洪涝旱碱的威胁。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到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正因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我们党带领人民创造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深受人民的拥戴和支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就是要在重温党史中滋养初心使命,牢记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永葆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果,让干部受教育,让群众得实惠。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蓝天越来越多,水质越来越清,土壤越来越净,生态越来越美,发展质量越来越高,人们生活越来越好。但环境质量还不稳定,水、大气环境质量还有波动,噪声扰民时有发生,个别地方畜禽养殖污染、垃圾乱倒、污水乱排等烦心事、揪心事仍然存在。
 
  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党。翻开百年党史,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代代共产党人用汗水与热血诠释实干精神。从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到热火朝天的建设时期,再到日新月异的改革开放,英雄和榜样层出不穷,夏明翰、张思德、王进喜、孔繁森、廖俊波……他们无一不是把信仰信念落实在每一次选择、每一个行动中。
 
  扬尘、噪声、散排污水、水体黑臭、难闻气味……这些常见的“小事”,却是影响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大事。严重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人们正常生产生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员干部既要砥砺“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的坚毅,又要拿出“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劲,坚定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信念,始终坚持“生态惠民、生态立民、生态为民”理念,要主动,要担当,要立足岗位职责提高工作水平、服务质量。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使命担在肩膀上,聚焦群众反映的集中共性需求、普遍问题和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操心事、烦心事和揪心事,开门纳谏,问需于民,不断建立健全畅通联系群众、收集民意的渠道,把“面对面”和“背靠背”结合起来,通过开通意见
 
  信箱、12369投诉热线、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广泛征求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畅通“信、访、网、电(话)、微、端”等受理渠道,找准为群众办实事的方向,回应“槽点”、打通“堵点”。把人民群众当成生态环境部门的“千里眼”“顺风耳”,当作守护生态环境的“同盟军”,开展“你出题,我来答”专项行动,把为民办实事的具体举措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有力载体,从人民群众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从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抓起,从人民群众最现实的利益出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切实把“我为群众办实事”真正落实到检察为民的各项具体行动中,真正站稳了人民立场。
 
  生态环境不仅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当前,从历史时期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各地情况看,每个地方又有各自最突出的问题。学党史、办实事,同样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别人干什么我们就模仿什么,要对人民群众的“胃口”,敢接“烫山芋”。“少讲空话,多干实事”不只是工作作风问题,还是一个精神状态和革命意志问题,是关乎革命事业的责任感问题,说到底是世界观问题。抓落实的工作实践,检验着每个干部的思想品质、工作作风和实际能力,也是考察和选用干部的重要依据。首先要找准什么是最需要解决的事,什么是事关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关键矛盾。比如,已经脱贫摘帽的地方,乡村生态振兴的落点就是“有效衔接”,而“有效衔接”中同样还有最需要紧急解决的问题,可能需要在更多的环境监管、生态保护修复等领域进行新的尝试。如何发现影响当地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的主要矛盾、找准生态环保为民办事的主要方向,就要开门办事。既要找到真痛点,也要列出真办法,深入开展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治,以最坚决的行动、最严格的标准抓好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持续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让群众检验办实事的成效。
 
  “办实事”,就是要一个一个地去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对中国共产党来说,“关心群众生活”不是一般的工作方法问题,而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办实事”,离不开一批想办事、肯办事、敢办事、会办事的人。想办事是愿望,肯办事是热情,敢办事是勇气,会办事是本领。要办多数人受益的事,办长远起作用的事,办力所能及的事,特别要“将问题解决在群众愤怒之前”。面对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能解决的尽快解决,越拖到后面越被动,一时难到位的要定时定人定措施,属于长远问题的要规划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这是对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认可,更是对党员的鞭策。党的先进性,正是来自每一名共产党员的实干行动;党的执政使命,要靠千千万万党员卓有成效的工作来完成。正如雷锋日记中所问: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把个人价值追求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之中,融入实干拼搏奉献之中,这就是对榜样最好的致敬、对共产党人精神血脉的最好传承。只要我们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勇气、攻城拔寨的拼劲,群策群力,群防群治,着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深入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就一定能让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清水绿岸、鱼翔浅底成为常态;就一定能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就一定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作者单位:四川省广元市生态环境局
 
  
------分隔线----------------------------
推 荐